王昌富, 潘洁, 廖永娥, 陆苑, 刘春花, 孙佳, 郑林, 马雪, 李勇军
目的:研究良附滴丸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发挥抗胃溃疡的作用机制。方法:首先将按同法制备的良附滴丸、高良姜和香附提取物分别经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轨道阱高分辨质谱联用仪(UHPLC-Q-Exactive Plus Orbitrap HRMS)检测分析;其次通过网络药理学预测良附滴丸抗胃溃疡作用的潜在药效物质与潜在作用机制;最后通过体内实验表观形态观察结合病理组织染色法考察良附滴丸抗胃溃疡的药效作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与蛋白免疫印迹法验证良附滴丸对胃溃疡模型大鼠组织中潜在作用靶点的调控影响。结果:从良附滴丸提取物中共鉴定出77个化学成分。化学成分与胃溃疡疾病共有靶点的通路富集分析显示良附滴丸抗胃溃疡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脂质代谢、PI3K-AKT等信号通路有关,分子对接显示蛋白激酶B1(protein kinase B1,AKT1)、细胞肿瘤抗原P53(cellular tumor antigen P53,TP53)等靶点与良附滴丸中主要指标成分高良姜素、鼠李柠檬素等结合良好。体内实验结果显示良附滴丸可显著升高胃黏膜中酸性黏多糖水平(P<0.05),显著下调大鼠胃溃疡组织中p-PI3K/PI3K(P<0.01)、p-AKT/AKT(P<0.001)、核因子κB p65[nuclear factor-kappa B p65,NF-κB p65(P<0.001)]和TP53(P<0.01)的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结论:本研究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初步探索了良附滴丸抗胃溃疡的作用机制可能与PI3K-AKT相关信号通路的调控有关,为深入研究良附滴丸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提供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