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宁, 崔一民, 靳胜春, 尚德为, 郭剑雄, 蔺华利, 张明, 魏波, 万凤, 谭云龙, 王丽莉, 周建初, 刘萍, 范莲莲, 孙菊水, 陈斌, 王刚
							
							
							
							
								
									目的:与传统的微晶剂型相比,基于微球技术的阿立哌唑长效注射剂(long-acting injectable formulation, LAI)旨在提高生物利用度并减少总剂量。本研究旨在评估2种剂型的药动学特征和生物等效性,并评估阿立哌唑微球长效制剂对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一项多中心随机开放标签临床试验,共纳入260例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受试者按2∶2∶1的比例随机分配,分别每4周注射1次微球制剂350 mg(MS 350 mg)或对照制剂400 mg(AM 400 mg)共5次注射;或每6周注射1次500 mg微球制剂(MS 500 mg)共4次注射。主要目的是评估稳态生物等效性(AUC0-d28)和血浆浓度的波动程度。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 scale,PANSS)评分评估疗效,安全性结果评估包括治疗出现的不良事件(treatment-emergent adverse events,TEAEs)和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s)。结果:MS 350 mg制剂与AM 400 mg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两组在第1次注射后第12周、第20周和第24周的PANSS评分均较基线显著降低,组间无显著差异。MS 350 mg组血药浓度波动程度较低,表明其药物暴露谱更为稳定。MS 350 mg组的TEAEs (75.7% vs 54.4%)及ADRs (83.5% vs 62.1%)发生率均低于AM 400 mg组。结论:微球制剂与微晶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可持续改善患者症状,血浆波动更小且安全性更优。这些研究结果支持微球制剂作为精神分裂症长期治疗的可行方案。